课程名称(中文) |
沥青混合料综合设计实验 |
课程代码 |
19212699 |
授课语言 |
中文 |
课程名称(英文) |
Comprehensive and Designing for Asphalt mix |
学分 |
2 |
课程性质 |
必修 |
适应专业 |
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|
开课单位 |
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|
周 数 |
采用平时和集中相结合形式 |
课程负责人 |
黄维蓉 |
课程审核人 |
梅迎军 |
课程目标 |
支撑毕业要求 |
1.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,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等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,能结合生产实践进行综合设计实验; |
毕业要求3(设计/开发解决方案)指标点3-2:能够综合考虑社会、健康、安全、法律、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完成土木工程材料系统、工艺流程设计或开发,并体现创新意识。 |
2.能根据设计题目选择参考书籍,查阅科技刊物、手册、图表和文献资料,能应用理论知识分析、解决实际问题; |
毕业要求4(研究)指标点4-2以交通土建材料制备和应用中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为主线,能够运用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,提出研发方案和技术路线并实施。 |
3.能熟练应用相关工程技术规范标准进行试验设计,按设计的试验进行测试分析; |
4.能团队合作,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进行设计实验工作,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点、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。 |
毕业要求9(个人和团队)指标点9-2:能够综合团队成员意见,能与团队其他成员有效沟通,能合理化决策,具有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领导能力。 |
进程安排 |
序号 |
内容与要求 |
时间(天) |
支撑课程目标 |
1 |
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、参考《沥青及沥青混合料》课程教学内容,选定综合设计试验题目,一般分为AC、ATB、ATPB、SMA、OGFC、再生沥青混合料、稀浆封层、特殊功能沥青混合料等。 |
3-5 |
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|
2 |
根据所选题目、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学校现有试验条件,制定详细合理的设计方案、试验内容及设计试验进度。 |
3-5 |
课程目标1、2、3、4 |
3 |
准备并测定所选用原材料的物理、力学性能指标,进行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设计和相关数据分析处理。 |
2-3 |
课程目标1、2、3、4 |
4 |
如条件具备,根据设计目标,进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的成型、稳定度试验、车辙试验等试验数据分析处理。 |
2-3 |
课程目标1、2、3、4 |
5 |
编写综合设计实验报告。 |
2-3 |
课程目标1、2、3、4 |
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料 |
书名 |
主编 |
出版社 |
出版年度 |
沥青混合料综合设计实验指导书 |
赵可/黄维蓉 |
- |
2016 |
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|
— |
人民交通出版社 |
2004 |
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|
— |
人民交通出版社 |
2011 |
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|
— |
人民交通出版社 |
2005 |
公路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规范 |
— |
人民交通出版社 |
2008 |
学生成果要求 |
1、根据工程特点、环境条件、交通特点等合理选择沥青混合料类型及原材料; 2、对原材料的基本性能进行实验,设计矿质混合料的组成比例; 3、对不同油石比的混合料进行实验,分析实验结果,调整方案,达到设计目标; 4、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及整个配合比设计过程,写出完整的综合设计实验报告。 |
成绩评定:优秀、良好、中等、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。 |
成绩组成 |
考核/评价环节 |
分值(或百分比) |
考核/评价细则 |
备注 |
平时考查 |
30 |
学生学习态度、教师检查及提问情况、是否独立完成设计实验情况。对分组完成的课程设计及实验,应根据其在小组中所承担的任务和表现有所区分。 |
|
设计成果 |
70 |
着重检查设计实验报告的完整性、规范性和准确性,留存考核和成绩评定的原始资料。 |
|